2020年王者荣耀冬季冠军杯,在上周末落下帷幕,南京Hero久竞战队英雄归来,重新捧起了冠军奖杯。虽然粉丝们还在好奇,究竟FMVP皮肤是选不知火舞还是嬴政,不过,KPL联赛官方则是在本周放出了新赛季的赛制改动。按照往年的惯例,KPL春季赛会在农历新年假期结束后的3月才开赛,给予战队和选手们调整的时间,毕竟他们都努力征战了一年。而最近几天已经开始有一些转会期的瓜放出,电子竞技没有真正的休息。
电竞联赛总是在不断改变,尤其王者荣耀KPL联赛算是一个较为年轻的本土赛事,2016年至今也不过是几年时间。从BO3到BO5、从全局BP到巅峰对决、从升降级赛到联盟化,还有去年秋季赛改革的KGL联赛,都可以看到KPL联盟不断进行调整。改动的目标非常简单,那就是让比赛变得更加好看,让KPL联赛的热度变得更高。在经过几年时间的追赶后,KPL联赛算得上是移动电竞的NO.1,但热度方面距离LPL联赛还是有着一些差距。
这个差距包括了多个方面,比如目前KPL打法过于运营、比赛英雄池和路人局脱节、明星选手更迭速度太快、垫底队伍不思进取等,而说到最根本的问题,还是KPL联赛并不是每一场都很好看。笔者在2017年至2019年的时候,差不多每一场KPL比赛都有看,但随着联赛的队伍越来越多,和队伍之间的实力分层严重,我基本上优先看AG超玩会、Hero久竞、DYG、TS或者QGhappy等高人气队伍的比赛,相信很多轻度观众和我一样。
至于其他比赛的话,除非有什么爆点或者翻盘局,才会回头补一下录像。少看或者不看其他比赛的原因很简单,他们的首发阵容比较陌生,有很多选手并不认识,KPL队伍的宣传力度和联盟的造星能力并不算强。而且,这些弱旅打强队的爆冷机率很低,尤其是在全局BP和BO5赛制下,一个队伍很难准备多个套路。联盟化的到来取消了升降级赛,垫底队伍没有降级风险后,就不会大肆引进明星选手,导致比赛观众减少容易变成恶性循环。
虽然KPL联盟在去年尝试使用KGL联盟改变这种情况,让KPL联赛引入临时席位的机制,但由于垫底队伍始终没有降级压力,很难起到优胜劣汰的效果。但KPL队伍毕竟是花了千万购买了永久席位,联盟官方也不可能真的踢掉垫底队伍,那么,他们就需要寻找新的方法来提升整体赛事的影响力。在去年9月的时候,他们就在KGL联赛中,使用了定级赛、天梯赛和抢位赛的机制,这次则是搬到了KPL联赛,引入强度分组和组内升降级。
简单来说,16支拥有永久席位的KPL队伍,会在3月中旬举办的季前赛中,根据成绩分到S组、A组和B组,每个小组的数量是6/6/4,而获得临时席位的MTG战队默认分到B组,毕竟他们不是花费买了KPL联赛永久席位。然后,常规赛进行组内单循环对抗,第一轮组内对抗结束后,排名最低的两个队伍掉到下一个小组,排名靠前的小组晋升到上一个小组,第二轮则是要打几场比赛的卡位赛。最终,S组的6个队伍和A组前4名进入到季后赛阶段。
这个改动带来的最大改变,就是每个小组的强度相对平衡,S组就是上游队伍,A组就是中游队伍,B组就是下游队伍。在这种实力接近的情况下,同组对抗会更加激烈,即使是实力相对差一些的队伍,彼此之间也能够打出一些精彩的比赛,不会出现一直被强队虐的情况,有助于提高观赏性。当然,如果下游队伍有进取心的话,也可以在两次的抢位中晋升到上一个小组,获得和强队对抗的机会,甚至竞争KPL季后赛的名额。
但这个赛制究竟是好是坏呢,目前还很难说清楚,因为这个赛制几乎杜绝了爆冷的情况,在常规赛期间,S组是很难遇到B组的队伍,除非B组的队伍连续晋升两次,像以前YTG战队劫富济贫的事情就不会再度上演。而S组的强队相互交手次数更多,彼此之间的实力提升更快,他们很容易继续拉开和中下游队伍的差距,当然,也暴露了更多战术。A组和B组队伍的较量,不再是之前碾压式的一面倒,普通观众也能够看个热闹。
在这个赛制下,同个小组的队伍,至少会打三轮的组内对抗,因此,S组强队之间的对抗,更容易诞生明星选手,加强联盟的造星能力。目前KPL新生代选手中,能够被普通观众记住名字的不多,哪怕是这次夺得冬季冠军杯的Hero久竞战队,很多玩家甚至无法准确说出每个位置的首发选手是谁。遗憾的是,击败RNG.M战队的东莞Wz战队未能通过KPL资历审核,无法在KPL春季赛中登场,笔者下个赛季只能期待MTG战队可以成为黑马了。
- 1英雄联盟手游
-
1
- 2三国志战略版
-
2
- 3天涯明月刀
-
3
- 4梦幻西游
-
4
- 5少年三国志:零
-
5
- 6万国觉醒
-
6
- 7街霸:对决
-
7
- 8原神
-
8
- 9神武4
-
9
- 10率土之滨
-
10